[頂]本校晨讀計畫
作者:管理者 日期:2010-09-01 18:24
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
作者:圖書館志工 日期:2015-04-20 12:52
補習班名嘴三級跳,靈活轉進大舞台
八十八年一月,她獲選廣播電台第二受歡迎主持人,僅次於廣播老將光禹。去年十二月,她出版的第四本書,登上金石堂連鎖書店暢銷書排行榜前十名;在迪化街走一回,幾乎每個人都叫得出她的名字,她已經成為台灣減肥風潮的代言人她原本只是一名補習
「這是我當年當老師的模樣,多清純啊!」于美人翻出一本當年在龍門補習班任教時編寫的國文講義。薄薄的一本冊子,當年可能不值新台幣五十元;然而,現在于美人所寫的四本書,全都是暢銷排行榜上的常客。出版業者估計,光是版稅就可以讓于美人一年賺進一百五十萬元。僅僅是版稅收入,就是于美人在轉業之前當補
目前,于美人除了主持一週五天的廣播節目之外,還有帶狀的新聞評論節目和每週一集的「圓滿計畫」,光是通告收入,已是年薪上看千萬的小富婆。
‧ 十年前的補習班名嘴,全省辛苦奔波
如今飛上枝頭當鳳凰,名利雙收
三十二歲才踏入演藝界的于美人,十年前過的是跟現在完全不同的生活。當時于美人是全省四處講課的補習班名嘴,二十六歲時月薪已超過十萬元,然而,高收入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奔波勞碌。
于美人回想過去那段生活,只有一句「今宵酒醒何處」的感慨。她常常週一在台北、週三要下台中、週四飛台南,有時候她在旅館醒過來,連自己在哪個城市都搞不大清楚。
于美人還記得有一次飛到台中授課,投宿旅館時,櫃檯小姐問她:「
十年前,于美人為了生活,必須咬牙在競爭激烈的補教業打滾。比不上英、數、理化老師的風光,她教授的國文是「弱勢科目」。暑假是英、數、理化老師最好賺的時節,于美人卻只能在家喝西北風。
‧ 為求教學生活化,仔細研究蜜蜂生態
下工夫學台語,將〈琶琵行〉變音符
靠著國文一科,要在補教業掙出名師的聲譽並不容易,于美人必須卯足了勁,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她還記得,高中國文課本裡有一篇〈靈丘丈人〉,是明朝劉伯溫以養蜂來比喻治國的文章。當時,于美人跑去養蜂場,把蜜蜂生態研究了一遍,在課堂上她不教文言注釋,反而教學生分辨女王蜂和工蜂的差別,討論蜂后如何利用工蜂維繫蜂巢秩序,就像一
在教白居易的〈琶琵行〉時,于美人還去翻閱古典樂理,讓學生了解原來「此時無聲勝有聲」指的就是「休止符」。對一般老師而言,〈琶琵行〉就是以文字形容聲音,但是,于美人卻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詮釋課文。她去找一貫道的老師學台語,用台語朗讀〈琶琵行〉,把節拍和聲韻融入其中,單調的課文馬上成了一支有快有慢、有強有弱的曲調。
現在的于美人,頂著資訊傳播者的頭銜,在主持界開創了一種新的典型。以往的節目主持人偏向垂直式的整合,綜藝節目主持人手上可能同時有好幾個案子,卻難以跨足新聞評論性節目。
然而,于美人從「出道」以來,就主持過關於兩性、名人訪談和益智猜謎等節目,在她的主持生涯中明顯可以看出水平整合的走向。長期和她合作的知名主持人鄭弘儀認為,于美人相當擅長掌握不同面向的資訊,大量吸收並以特別的角度加以詮釋。
就連于美人自己也想不到,補習班的教學方式成為未來她主持資訊性節目時的一大助力。
「這是厚積而薄發,平時累積,臨場反應才會快。」手上有好幾種類型節目的于美人不看電視,然而一週五本雜誌、一天可以看三本書的功力,培養出她像海綿一般的超強吸收力,而這正是其他主持人學不來的地方。
‧ 不斷吸收新知,在工作上充分應用
連拍廣告都研究產品,深獲廣告主欣賞
算算于美人一年內看的書,總計超過一百本,堆起來比自己還高。無書不讀的于美人甚至有個奇想,「如果能犯什麼誹謗罪去坐牢,就可以一直看書了。」無書不讀的于美人從醫學書籍《大腦秘密檔案》、日文流行文學《冷靜與熱情之間》,到探討精神分裂症的《神奇城堡》,都有所涉獵。而閱讀的習慣,正是她在補習班教書時打下的基礎。「在補
于美人吸收資訊的好習慣,從去年為光泉優酪乳代言就可看出成效。光泉為新口味優酪乳找代言人,打算請于美人試試看。在試鏡之前,于美人已經把優酪乳的菌種、功效、製作方式都了解了一遍,她說:「那些長短雙叉桿菌,我是看了四本書才弄懂的。」
對于美人而言,她從不做「照著稿子唸」這種一般主持人常做的事,連拍個廣告都可以講出一套道理,這就是于美人的「兩把刷子」。這種求知若渴的態度,也令光泉的老闆印象深刻,試鏡一次之後就拍板定案,又讓于美人賺進六位數的廣告收入。
于美人有一句名言: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除了補習班名師的經驗之外,當時她免費為綠色和平電台主持叩應節目也意外成為她轉業時的一大助力。
八年前的地下電台,走的還是草根路線,主持人幾乎全部操台語,但是于美人一口標準的京片子讓不少聽眾打電話進來罵人。
剛開始于美人常常和聽眾現場「互嗆」起來,不過後來她發現自己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於是改以幽默的口吻說:「我很感謝打電話進來罵的聽眾,因為你們都聽得好仔細喔,還會指導我台語,真是感謝你們。」
‧ 堅信「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
勇於抓住機會、深入學習
在那段時期,于美人處理異議的方式,是留給對方發洩的空間,卻不因此影響自己的立場。這個領悟讓她在後來主持叩應節目時,能以輕鬆氣氛化解觀眾的歧見。
做了補習班名師五年,某一天,于美人照例在綠色和平電台開講,沒想到當時TVBS製作人葛福鴻在計程車上聽到她的聲音,覺得她主持節目的感覺很清新又不失立場,於是邀請她主持TVBS的「台北夜未眠」現場直播節目。
完全沒有電視主持經驗,也沒參加過錄影的于美人卻完全不怯場,她只跟葛福鴻說︰「既然你放心,那我還有什麼不敢的?」結果一個小時的節目下來,于美人不管叩應來的是阿嬤還是小朋友,全部都哈拉得開,也開啟了三十歲之後的另一個職涯。
三十二歲才轉業的于美人坦承,要跨入主持界時曾質疑自己,既不熟悉演藝圈,又沒受過什麼主持的正規訓練,對於是否能勝任並無太大把握,然而,她靠著強大的學習吸收能力,還是在演藝圈撐了下來。
她主持減肥節目,最後成了食品營養學專家;她投資股票賠錢,於是發憤拜師學股票經,這段經歷或許又為往後她主持財經節目奠下了基礎。她說過︰「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唯有像于美人一樣在每一段經歷中都如此深入的學習,這段經歷才會成為一段有用的過去。
被拒絕的次數多如音符
作者:圖書館志工 日期:2015-04-20 12:48
隨著樂曲節奏,她對音樂的熱情從指揮棒流出,團員們無不感受到她的活力,將曲子的美妙傳給觀眾。演奏完畢,台下響起喝采聲,她連忙將手指向團員,要他們起立,自己則退到一旁,將榮耀歸給樂團。
37歲的她,叫陳美安,是美國孟菲斯交響樂團的新任指揮,國內許多樂迷不熟悉她的名字,聽過她表演的人更是不多。
可是,在古典樂界,她可是為台灣創下好幾個第一:第一位進入美國職業樂團的台灣指揮、第一位奪得Nicolai Malko指揮大賽首獎的亞洲人、也是至今唯一獲獎女性。
因為這些成績,她指揮過丹麥、挪威、瑞典的樂團,在她工作的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更把她列為該州25名最具影響的亞裔人士,亞特蘭大樂團則評選她為合作過最棒的青年指揮家。
笑容親切是陳美安給人的第一印象,慧黠眼神不時從眼鏡後面透露出來。曾經和多位指揮合作的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李宜錦觀察,與其他指揮相較,陳美安敬重團員,能激發大家的潛能,凝聚向心力。
國中小就崢嶸,20年留美生涯
家在高雄的陳美安從小就展現音樂天分,國小三年級獲得高雄市小提琴比賽優勝,國中得到全省第2,高一還考上高雄市立交響樂團第二小提琴的首席。
她從小就熱愛音樂,每天會自動練習兩個小時。姐姐陳美伶回憶兒時,自己每天放學回家就看卡通,但妹妹卻很有自制力,可以當著電視的面,沉醉在甜美的音符中。
16歲那年,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來台招生,她參加了考試,通過入學資格,就在高一暑假離開家人,獨自展開20年的海外音樂生涯。 放眼國際,指揮家仍以男性居多,一個樂團只能有一個指揮,工作機會比器樂家少得多,陳美安為什麼能以一個亞洲女性開創出這條路?
其實,從小陳美安就對指揮感到好奇。「指揮的溝通方式好奇妙!」她發現指揮不必講話,就能和人溝通,便常盯著指揮,暗暗學習,更立定志願,要站上指揮台。 陳美安在美國的課業十分優異,不僅高中到碩士班都拿獎學金,也是新英格蘭音樂院同時取得指揮、小提琴雙學位的第一人,後來更獲得密西根大學指揮博士學位。
陳美安回溯走過的路,認為台灣的教育其實助她甚多。
她識譜能力比西方同學強,加上經歷升學聯考,比西方人更能承受課業壓力,為了雙碩士,研究所三年幾乎沒假日也能熬過來。
姐姐陳美伶回憶,妹妹從小毅力驚人。國中期間指揮合唱團,練琴到晚上10點,接著要複習功課,準備高中聯考,「有時我早晨起來,發現她趴在桌上睡著了!」 每天超過12個小時的學習讓她考上第一志願高雄女中,到了美國,也咬牙度過五年沒有假期、不回台灣的生活,念完博士。
被拒絕當吃補,最終成大黑馬
「如果不是對音樂的堅持,我早就放棄了,」陳美安還是博士候選人,申請樂團和大學教職,有些被退回的信,對方連看都沒看,令她十分沮喪。
「被拒絕的次數比我指揮的音符還要多!」她帶著玩笑的語氣。 因為找不到工作,當了一年半的家教,所幸老天沒有埋沒人才,2002年波特蘭青少年管弦樂團從112名應徵者,無異議票選她當指揮,2003年,她從140人脫穎而出,成為奧勒岡樂團助理指揮。
最特別的是,2005年陳美安以台灣之名參加1965年成立的Nicolai Malko指揮大賽,與240人共同角逐,當時32歲的她年紀最輕、個子最矮,也是唯一的亞裔。
大家都看好其他進入決賽的五個人:有的是倫敦交響樂團總監葛濟夫(Valery Gergiev)的學生,也有已經進入職業樂團,但資歷最淺的陳美安竟然拿下大獎,而且打破40年的紀錄,是第一位獲獎女性。 做為一個指揮家,她喜歡觀察旁人,能夠快速掌握團員的個性,提升演奏表現。這個能力來自帶領波特蘭青少年管弦樂團,五年內她接觸了1000名青少年的淬煉。
今年2月,陳美安被具有58年歷史的孟菲斯交響樂團選為新指揮,她以高超的指揮能力在美國樂團占有一席之地,明年還要客席指揮世界知名的芝加哥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等12個樂團,把台灣的光芒帶給更多國際樂迷。
台灣之光〉陳美安
年齡:36歲
職稱:美國孟菲斯交響樂團指揮
光榮成就:
● 2011年,客席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
● 2007年,擔任亞特蘭大交響樂團助理指揮
● 2005年,獲Nicolai Malko指揮大賽首獎
勵志格言: 人生就像一首偉大的交響曲,沒有經過折磨,就顯現不出其中的甘美
陳美安
想對台灣說的話
各年齡層的學童都要加強美感教育,幫助孩子多元發展,讓文化不只是在音樂廳、畫廊、劇院等藝文場所,而是普羅大眾都能接觸藝文。
跨過面前的石頭
作者:圖書館志工 日期:2015-04-20 12:43
有一位年輕畫家,在還沒成名前,住在一間狹隘的小房子裡,靠畫人像維生。
一天,一個富人經過,看他的畫工細緻,很喜歡,便請他幫忙畫一幅人像。雙方約好酬勞是一萬元。
一個星期後,人像完成了,富人依約前來拿畫。
這時富人心裡起了歹念,欺侮他年輕又未成名,不肯按照原先的約定付給酬金。
富人心中想著:「畫中的人像是我,這幅畫如果我不買,那麼,絕沒有人會買。
我又何必花那麼多錢來買呢?」於是富人賴賬,他說只願花三千元買這幅畫。
青年畫家傻住了,他從來沒碰過這種事,心裡有點慌,花了許多唇舌,向富人據理力爭,希望富人能遵守約定,做個有信用的人。
「我只能花三千元買這幅畫,你別再囉唆了。」
富人如此說,因為他居上風,「最後,我問你一句,三千元,賣不賣?」
青年畫家知道富人故意賴賬,心中憤憤不平,他以堅定的語氣說:「不賣。我寧可不賣這幅畫,也不願受你的屈辱。今天你失信毀約,將來一定要你付出二十倍的代價。」
「笑話,二十倍,是二十萬耶!我才不會笨得花二十萬買這幅畫。」
「那麼,我們等著瞧好了。」青年畫家對悻悻然離去的富人說。
經過這一個事件的刺激後,畫家搬離了這個傷心地,重新拜師學藝,日夜苦練。皇天不負苦心人,十幾年後,他終於闖出了一片天地,在藝術界上,成為一位知名的人物。
至於那個富人,自從離開畫室後,第二天就把畫家的畫和話淡忘了。
直到有一天,富人的好幾位朋友不約而同的來告訴他:「好友!有一件事好奇怪喔!這些天我們去參觀一位成名藝術家的畫展,其中有一幅畫中的人物跟你長得一模一樣,標示價格二十萬,不二價。有趣的是,這幅畫的標題竟然是《賊》。」
富人好像被人當頭打了一棍,他想起了十多年前畫家的事。
眼看這件事對自己的名譽傷害太大了,他立刻連夜趕去找那位畫家,向他道歉,並且花了二十萬買回那幅人像畫。這個年輕畫家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志氣,讓富人低了頭。
這個年輕人名叫「畢卡索」。
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說過:「很多生活中的失敗,是因為人們沒有認識到,當他們放棄努力時,距離成功是多麼近。」
保羅在羅馬書曾說:「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
當我們面對無名的屈辱,有意無意的傷害,或生命中的挫折時,我們是否就一蹶不振呢?或是,我們可以暫時繞過這個生命中的障礙,跨越這個阻礙目標的絆腳石。
因為,我們實在沒有必要為了「一塊石頭」,放棄所有的旅程。除非我們能跨過這個面前的石頭,否則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前面的道路有多少驚奇!
台灣要發光 先改變媽寶社會
作者:圖書館志工 日期:2015-04-20 12:40
林夏如的人生路走得風火。中學畢業後出國,哈佛大學東亞系畢業,一腳踏入不熟悉的投資銀行。她經歷過華爾街最風華的年代,見證亞洲創投崛起,帶領高盛香港,管理亞洲十二個國家的投資,包括阿里巴巴、新浪的先期重要投資者。
林夏如的父親林順和是台灣IBM的第一批員工,七○年代的台灣,還是個投資教育可以快速翻轉命運的年代。林家的四個小孩靠著父親的栽培,成為國際化人才。
林家的家規,小孩二十一歲得獨立。林夏如還記得年輕時的每個暑期,得想方設法寫信自我推薦,每一年遞出上百封履歷。被迫生活與經濟獨立,讓她大學畢業前累積了在台灣、日本、西班牙等五國工作的經驗。
她還有一份很特殊的經歷,就是擁有二十多年面試官的經驗。她代表哈佛校友面試亞洲學生,也因高盛合夥人身分,看過數萬份履歷。
林夏如能在短短幾分鐘閱讀履歷表的過程,看到台灣人才在世界競爭光譜上的優缺點。
她對台灣社會誠懇地提出她長年的觀察和建議,以下是採訪內容:
二十幾年面試官的經驗,可以看到台灣學生是相當不同的。履歷有一些很容易了解的方法,一般台灣學生暑假很少實習或工作,這很明顯,因為他們第一份正式工作是二十三歲才開始。
中國大陸的大學生很多是離鄉背井到外省求學,一定有出外的經歷。大陸這麼大,需要忍受一些辛苦的過程。如果大陸學生暑假沒有上班的話,一般都會去上個暑期學校或者早一點申請研究所課程。中國人比較注重學術,但不一定會有很多自己組織的團隊。
而美國學生會非常驕傲,自己開了三家公司,一家賣掉了,兩家沒有成功,他一定會這麼寫的,或者他在學校組織了兩個學生團體。對我們來說這就是領導的經驗。
認識自己的必要
不論學校或企業,頂尖人才,最重要的是人格和價值觀,是否誠實、肯幹、冒險。
美國人二十一歲一般都比中港台同齡者成熟,對自己的了解也比較深,但這並不表示說台灣學生的潛力不足,而是人格的發展上,台灣年輕人踏出去的腳步比較慢。
台灣年輕人喜歡讀研究所、晚入職場,所以很慢才感受到美國高中畢業生的心情:那是第一次要了解不在家的時候,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在社會要扮演什麼角色?想參加什麼團體?人生怎麼過不會浪費?
我在台灣有機會見到台灣優秀的高中生,去年見了一群建中、北一女、中山的學生,他們都想申請到香港讀大學。
最有趣的是家長都陪著來,而且讓我震驚的是,學生自我介紹時,父母已開始說:「不,你應該說這個」或「不不不,他不喜歡鋼琴,他是要做商的、要當醫生的。」結果孩子們就不說話了。
孩子們為什麼不說話?
我覺得這些年輕人不是消極地不表達,只是沒辦法控制這些父母。當我請父母到外頭等待,忽然間,學生變得非常積極踴躍發問:在香港讀書,容易交朋友嗎?畢業後能留下工作嗎?台灣人在那裡有什麼優勢?有些問題都比父母好很多。
父母都希望小孩子有一個certain future(確定的未來),但現在最需要的人格特質是要有冒險精神,因為世界改變太快。
面試時,除了人格特質、專業技巧,我們也重視熱誠跟興趣。這一點,在台灣也是很被壓抑的。
台灣年輕人經常受困於:起薪不高,又不滿足;既不想留在台灣,又不知要去哪裡,或是職場上不夠有企圖。
媽寶社會 父母的一廂情願
不試著冒險或走出去發展,也是因為台灣很舒服。
很舒服的原因有兩點,一個是大學愈來愈多,這是一個先進國家應該做的,像香港、美國大學畢業生都超過三成,在先進國家這是一個必然現象。但台灣的大學畢業生這麼多,經常沒得到適合社會需求的培訓,結果讓學生畢業後非常失落。
第二個原因,是台灣社會太保護下一代,擔心孩子沒有得到所有優勢。所以我看到在身邊親戚朋友都是,有能力的父母,會一廂情願地滿足下一代。
很多台灣朋友說,台灣的房價太高,會想幫孩子存錢;香港的房價更高,但在香港也很少有父母親幫孩子買房的事;台灣家庭價值很強的結果,是年輕人無法走出舒適圈。
年輕人不一定要找薪水最高的,但要能建造一個更美麗、更美好的未來;我覺得下一代要有正確的觀念,要做負責任的公民、有企圖心的領導人。
我見到香港、大陸、美國的年輕人,都很想做領導者。但台灣卻普遍想當追隨著。
台灣是個老化的社會,年輕人已經很少了,我們既不鼓勵他們要step up(站出來),他們就坐在後座,住在家裡,也不生小孩,這活力會一直萎縮。
台灣不可能一直鼓勵追求經濟成長,也不可能有中國的經濟成長能力;台灣也不希望成為香港,香港一年四千萬的陸客,社會衝擊嚴重,大家非常不快樂。
台灣一定要鼓勵年輕人,多往外看,更重要的是鼓勵他們回來,創造回來的願景。畢竟,像台灣這麼美好的地方是很少的。
人生哲理名言100句--網路引用
作者:圖書館志工 日期:2015-03-25 12:56
2、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
3、生活中若沒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沒有陽光一樣。
4、明天的希望會讓我們忘了今天的痛苦。
5、生活若剝去了理想、夢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6、發光並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真的。
7、愚者用肉體監視心靈,智者用心靈監視肉體。
8、獲致幸福的不二法門是珍視你所擁有的、遺忘你所沒有的。
9、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
10、你可以用愛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11、人的價值,在遭受誘惑的一瞬間被決定。
12、年輕是我們唯一擁有權利去編織夢想的時光。
13、青春一經“典當”,永不再贖。
14、沒有了愛的語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15、真正的愛,應該超越生命的長度、心靈的寬度、靈魂的深度。
17、人一旦覺悟,就會放棄追尋身外之物,而開始追尋內心世界的真正財富。
18、只要有信心,人永遠不會挫敗。
19、不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
20、不論你在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21、人若軟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22、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23、“不可能”只存在於蠢人的字典裡。
24、抱最大的希望,為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25、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過於家!
26、遊手好閒會使人心智生鏽。
27、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來看它。
28、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獄就是天堂。
29、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
31、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
32、上帝從不埋怨人們的愚昧,人們卻埋怨上帝的不公。
33、美好的生命應該充滿期待、驚喜和感激。
35、覺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實只在一念之間。
36、第一個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個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37、少一點預設的期待,那份對人的關懷會更自在。
38、思想如鑽子,必須集中在一點鑽下去才有力量。
39、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
40、如果你曾歌頌黎明,那麼也請你擁抱黑夜。
41、問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誠感人。
42、未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43、當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
44、當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
46、生命太過短暫,今天放棄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47、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48、人總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遺忘了所擁有的。
49、快樂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樂。
50、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別人才會看得起你。
51、一個今天勝過兩個明天。
52、要銘記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53、樂觀者在災禍中看到機會,悲觀者在機會中看到災禍。
54、有勇氣 並不表示恐懼不存在,而是敢面對恐懼、克服恐懼。
55、肯承認錯誤則錯已改了一半。
56、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塊土地,因它充滿了希望。
57、理想的路總是為有信心的人預備著。
58、所有欺騙中,自欺是最為嚴重的。
59、人生最大的錯誤是不斷擔心會犯錯。
61、經驗是由痛苦中粹取出來的。
62、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
63、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
64、用最多的夢想面對未來。
65、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66、你的選擇是做或不做,做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做就永遠不會有機會。
67、如你想要擁有完美無暇的友誼,可能一輩子找不到朋友。
68、不如意的時候不要盡往悲傷裡鑽,想想有笑聲的日子吧!
70、要糾正別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沒有犯錯。
71、因害怕失敗而不敢放手一搏,永遠不會成功。
72、要克服生活的焦慮和沮喪,得先學會做自己的主人。
73、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能轉變你的心情。
74、孤單寂寞與被遺棄感是最可怕的貧窮。
76、漫無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沒有指南針。
77、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該做的事。
78、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79、得意時應善待他人,因為你失意時會需要他們。
80、學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8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82、道德修養能達到的最高價段,是認識到我們應該控制我們的思想。--達爾文
83、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84、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
85、君子坦蕩盪,小人常戚戚。——《論語》
8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87、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宋《省心錄》
8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89、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
91、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92、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93、夫婦和,而後家道成。——清·程允中
94、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羅曼·羅蘭
95、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歌德
96、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荀況
97、受惠的人,必須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則不可記住它。--西塞羅
98、應當在朋友正是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不可在事情無望之後再說閒話。伊索
100、每天告訴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錯”
老鷹與鴨子
作者:圖書館志工 日期:2015-03-25 12:54
他們要老鷹生活的優點,卻不願意付出相當的代價。於是他們找了一種符合他們要求的動物--鴨子。
但實際上,牠們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物。如果你知道從何處切入觀察的話,你很快就會認出鴨子來。
我到的時候,飯店已經客滿。接待處的小姐卻告訴我,我的訂房是無效的,因為飯店已經客滿了。
說完,她就讓我繼續站著。我要求我的權利。
接下來那位小姐便不再理會我。「喔,」我心想,「一隻鴨子」。接著我要求見她的上司。
這門後一定是個鴨子池塘,她一定會跟另一隻鴨子出來。
我請她給我帶隻「老鷹」出來。「一隻什麼?」她想知道我問了什麼。
後來經理出面,他真的是老鷹。他說道:「我們這裡真的客滿了。
一定是我們作業有所疏失,為此我得向您道歉。我會儘快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我馬上打電話幫你找個適合的旅館,到這個旅館的交通費,理所當然由我們來負責。
在找到之前我可以先請您用個晚餐嗎?」
鴨子嘎嘎嘎的內容不外是理由、藉口、沒有意義的話和抱怨。
總有一天,鴨子會被解雇。如果公司有問題,他們一定是第一批被開刀的。
接著他們會說:「真不公平,我想我的老闆對我有成見。」反之,老鷹會得到支持。
我們要避免公司內、部門內及小組內有鴨子的存在。
有些人認為我們也可以給鴨子一點動力。但你知道結果是什麼嗎?頂多是一隻有動力的鴨子罷了。
- 鴨子說:「這我可做不到。」老鷹會問:「我如何才能做得到?」
- 鴨子是悲觀主義者;老鷹是樂觀主義者。
- 鴨子們互相敘說負面結果,甚至會為了這事由開個鴨子大會;老鷹大多報導正面的成果。
- 鴨子不到必要絕不做事,大多是連一次都不做;老鷹會多飛幾哩。他們付出的比要求的多。
- 鴨子工作緩慢。他們的準則是:「我是來工作的,又不是來逃難的。」老鷹則是「儘快完成所有的事」。
- 鴨子光是一隻嘴很會說,找藉口不做事更是一流。老鷹時時學習,努力做事。
- 鴨子很會找藉口;老鷹會找解決方法。
- 鴨子不敢冒險。老鷹也會恐懼,但是他們還是去做。老鷹很有勇氣。
- 鴨子從十點工作到下午六點;老鷹從六點到十點都在工作。
- 鴨子在每個機會裡找問題;老鷹在每個問題裡看見機會。
- 鴨子在人背後閒言閒語,他們要這樣做才會覺得快樂;老鷹只談正面的事,否則就保持沉默。
- 鴨子要花很長的時間做決定,做事卻沒有三分鐘的熱度;老鷹果決行事,因為他對自己很有信心。
- 鴨子把精神都擺在問題上,而且只會空談;老鷹把時間擺在解決方法上,而且會實踐。
- 鴨子會記恨;老鷹懂得寬恕。
- 鴨子等人餵,如果飼料不夠,他會大聲叫;老鷹懂得負責,他只取所需。
- 鴨子愛他所擁有的東西;老鷹設法取得所愛的東西。
- 鴨子一有小事就激動得不得了,還以為這樣做很好;老鷹不會做這種可笑的事。
- 鴨子的生活圈只有一個小池塘;老鷹可以登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