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評選 四草與曾文溪列國際級 轉貼自由時報
〔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內政部營建署辦理國家重要濕地評選作業,初步評選結果出爐,被評定為國際級濕地的有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動物保護區及四草濕地二處。
本次評選標準分為三級,分別是國際級、國家級及地方級。除了國際級濕地,國家級濕地包括關渡自然保留區、鰲鼓濕地、南仁湖等三十九處;地方級濕地則有澎湖馬公菜園濕地、苗栗向天湖等三十五處。
營建署表示,濕地在自然生態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與價值,像是補注地下水、涵養水源、孕育天然資源、提供生物棲息處所、淨化水質、調節微氣候、滯洪、納洪、保護海岸線,並能進一步提供作為科學教育研究、觀光休閒旅遊等,也是自然界的重要生物基因庫。
這次的濕地評選活動,主要是依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的生物多樣性組行動計畫辦理「國家重要濕地分布圖」,教育宣導意義大於實質的法令管制意義,因此被評選為國家重要濕地者,後續並沒有土地使用相關管制。
營建署方面表示,濕地保育保護相關工作,目前尚未有中央主管機關,相關法令是落實於地方政府的保育或農業主管單位負責執行管理。因此,未來當本項工作完成並提報行政院時,將建議把濕地管理或相關法令的研訂列入持續推動的計畫之中。
營建署預定於十二月辦理「全國綠地會議」,「全國濕地系統」將列為其中議題之一。詳細濕地評選分級名單可上營建署網站查詢(http://www.cpami.gov.tw/inews/i1_detail.php?neno=3699)。
《濕地小檔案》四草─侯鳥中繼站
 |
面積遼闊的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 |
台南市四草濕地早年是一大片鹽田、魚塭,因配合台南科工區的設立,於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利用台鹽鹽場劃設公告成立「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總面積約五百一十五公頃。
廣義的四草濕地除了四草野保區,還包括周邊的魚塭、四草湖水域及河川水域,包括台南西濱海公路以西、鹿耳門溪以南、鹽水溪以北的區塊,目前已納入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範圍內。
四草濕地的動植物生態豐富,台灣目前僅有的四種紅樹林中,保護區內就有欖李、海茄冬、五梨跤三種,同時也是亞太地區重要的候鳥過境的中繼站。(記者蔡文居)
《濕地小檔案》曾文溪北岸─黑面琵鷺天堂
 |
曾文溪沿岸蘊含豐沛動植物生態。 |
每年大約秋分過後,來自北方的嬌客黑面琵鷺,重要棲息地就是在台南縣曾文溪北岸。
台南縣政府農業局森林及自然保育課長顏秋雄說,縣府公告黑面琵鷺保育區約三百公頃,另農委會所劃設其重要棲息地則約六百三十四公頃,不得開發或利用。這一區大致為河口沼澤濕地環境,可分成沙洲、泥質灘地、水域與周遭的魚塭、養殖池等棲地類型。動植物如黑琵、招潮蟹、魚蝦、濕地及紅樹林等等,自成一生態體系。
南縣府在七股設置黑面琵鷺保育管理中心,期使成為國際黑琵研究重鎮外,藉此推廣休閒旅遊及濕地生態保育觀念。(記者邵心杰)